“客户经营受影响,欠的 80 万货款拖了 1 年,现在对方说还在恢复中,怎么追讨”“很多客户说‘没钱还’,强硬催收怕对方倒闭,钱更要不回”,部分企业 / 个人因 “经营恢复慢、现金流紧张” 导致债务逾期,追讨时需兼顾 “对方实际困难” 与 “自身回款需求”,避免 “逼死对方导致坏账”。以下 3 个特殊策略更适配的追讨场景。
策略一:“‘灵活分期 + 动态调整’,给对方缓冲空间”。债务人多为 “暂时无力全额还款”,而非 “恶意拖欠”,可制定 “灵活分期方案”,并根据对方经营恢复情况动态调整。例如:“贵司目前欠的 80 万货款,可分 12 期偿还,前 6 个月每月还 5 万元(减轻初期压力),后 6 个月每月还 8.3 万元;若期间贵司营收恢复至前 80% 以上,可提前结清,我们减免 10% 剩余本金。” 分期时需注意:每期还款金额不宜过高(不超过对方月营收的 20%),避免影响其正常经营;同时约定 “经营好转后的提前还款优惠”,激励对方尽快结清。某商贸企业对逾期的客户采用此策略,1 年内收回 70 万元货款,剩余 10 万元因客户营收超预期提前结清,还减免了 1 万元本金。
策略二:“‘债务置换 + 资源互助’,用合作替代单纯催款”。很多企业有 “闲置资源”(如闲置设备、未使用的服务),可通过 “债务置换” 减少现金压力,同时实现 “资源互助”。例如:A 企业欠 B 企业 50 万货款,A 企业有闲置的仓储空间,B 企业需要仓储服务,可约定 “用 3 个月的仓储服务(价值 15 万元)抵偿 15 万货款,剩余 35 万元分 7 个月还清”;或 A 企业为 B 企业提供 “客户资源对接”,每成功合作一个客户,抵偿 5 万元货款。这种方式既能减少债务人的现金支出,又能为债权人带来实际利益,比单纯催款更易被接受。某制造企业通过 “设备租赁权置换”,用客户闲置的生产线租赁权抵偿 20 万货款,同时自己也解决了生产设备不足的问题,实现双赢。
策略三:“‘政府 / 行业协会协助’,借助第三方力量推动”。各地政府、行业协会为帮助企业恢复经营,常推出 “债务调解”“欠款帮扶” 等服务,可借助这些第三方力量推动追讨:1. 申请 “政府主导的债务调解”,通过当地发改委、商务局组织的调解平台,由政府工作人员或行业专家主持,与债务人协商还款方案,政府背书能增加对方的重视程度;2. 加入 “行业协会互助计划”,部分行业协会推出 “逾期债务互助机制”,如 “协会内企业相互担保还款”“共同对接金融机构提供过桥资金”,帮助债务人缓解压力,同时保障债权人回款。某餐饮供应链企业通过政府调解,与逾期的餐饮客户达成 “分 8 期还款” 协议,政府还为客户提供了小额贴息贷款,确保每期还款按时到账。
债务追讨的核心是 “共渡难关、灵活变通”,通过灵活分期、资源置换、第三方协助,既能给债务人恢复空间,又能逐步收回欠款,避免 “鱼死网破” 的坏账结局。